→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中央省市媒体中原慈善行 | 郑州篇】(郑州日报)郑州:慈善力量涌动 幸福家园绽放

2024-06-24 09:21

近日,省委网信办、省慈善联合总会组织开展的“中央省市媒体中原慈善行”主题活动走进省会郑州,来自央视网、河南日报社、大象新闻、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社、郑州新闻广播电台的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多个区(县)市,对重点慈善项目、先进慈善典型、慈善工作成效等进行集中采访,感受慈善温度,见证慈善力量。

巩义市: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生活因善更美好

“自打有了爱心积分超市,家里日用品没有再买过,都是我做志愿活动获得爱心积分换来的。”货场路社区居民齐应包面带喜悦,他说:“捡白色垃圾、关怀空巢老人……做一些志愿服务,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还能换取一定的生活用品,一举两得。”

“志愿者可以用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长积攒积分,1小时为1积分,累计5分及以上就可以到爱心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社区的志愿服务一般会在郑好办APP上发布网格任务,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认领,参与志愿活动。”货场路社区副书记赵婉婷告诉记者。

洗衣液、洗洁精10积分,抽纸5积分,跳绳18积分……在爱心积分超市,记者看到货架上不只有生活用品,还有文娱用品。据赵婉婷介绍,基于熟人社区创建理念,货场路社区设立“一家人‘益’起来积善兑换”慈善项目,号召辖区居民自筹资金、自定产品,该项目先后有500人次参与捐赠,捐赠资金用于购买爱心积分超市的各类礼品,以“服务攒积分,积分兑好礼”的方式动员辖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参与慈善事业。

爱心积分超市里,6000积分的冰箱引人注目。“这是辖区独居老人在社区七彩邮箱写下的需求心愿,建设路小学以单位的名义认领该心愿,并且每周组织学校师生到社区开展清洁家园、空巢老人走访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最终帮助老人实现了微心愿。”小手拉大手,善言、善行、善心在幸福货场路蔚然成风。

在叶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边是老人们下棋聊天,一边是孩子们玩耍逗乐,村民在空调下,享受清凉惬意的时光。旁边是慈善大讲堂,不远处是孝善文化长廊,是开展慈善宣讲,弘扬孝善精神的好地方。

在叶岭村,路边有慈善项目带来的路灯,村里有慈善项目支持的升级改造后的民宿客栈,村民生活向好向前。村民们互帮互助,关心彼此,是和谐融洽的大家庭,村庄氛围向上向善。

二七区:小项目撬动大治理 慈善激活新动能

如何解决无主管楼院的治理问题?如何调动社区居民自治的积极性?或从二七区淮北街社区汝河路40号院中可见一斑。

“以前,我们小区只用交垃圾清运费,这些费用只能用于院内垃圾清洁,一旦出现下水道堵塞、楼道灯不亮等其他情况时,容易出现意见不统一,资金不好统筹的现象,长时间修不好,就会影响日常生活。”小区居民说道。

淮北街社区党委书记周凌妤告诉记者,目前“幸福家园”村社互助慈善项目,极大地帮助社区解决楼院的治理问题。该项目,居民捐款与慈善配捐以2:1的比例,组成项目资金池,资金全部用于楼院绿化、保安、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由于慈善资金的补充,楼院事务得到很快解决。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居民自治的积极性。

“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已过古稀之年的巴阿姨现在是一名楼院长,小区内一旦有事务要解决,她既要组织居民协商事务,又要与社区协调。她说:“现在,我们小区的氛围很好,大家有事就商量着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自在。”

慈善事业在围绕村社居民需求,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七区的黄龙岗社区与郑州“后花园”樱桃沟临近,是郑州最高岗,也正因如此,打井吃水一直是困扰黄龙岗群众的民生问题。老一辈人回忆,以前吃水主要依靠人工拉水,常常步行六七里地用架子车到别的村排队拉水。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用水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但“7·20”暴雨灾害让供排水设备受到了损坏。

“省市区慈善联合总会,给予了项目资金支持,社区的水井管网大换新,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黄龙岗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俊告诉记者,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社区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杨俊强是社区里一家民营幼儿园园长,他说:“用水不再是难事,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如厕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我们来说,这就是好事实事。”

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社区居民开始积极探索新兴业态,社区里“妮娜的花园”在网上成为流量,吸引了年轻人前来打卡。不止如此,还有采摘、农家乐等多种业态激活社区活力。

登封市:慈善搭桥 古村振兴路更宽更广

走进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一边看到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房屋,一片新农村新景象,另一边是青砖灰瓦、木雕石刻,诉说着袁桥村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座古村里,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现在每个月都能在村里的慈善工作站领到300块钱,当然高兴了。” 70岁的村民袁小敏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村里变化特别大,要说心中最感谢的,就是村里的爱心企业家袁氏三兄弟。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袁桥村的袁占国、袁占欣、袁占军三兄弟,借助好政策,经过多年创业奋斗,创立了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饮水思源,三兄弟一直心怀桑梓,不忘回馈家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袁占国就拿出大笔资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2015年5月,他们共同出资成立了登封市慈善总会下辖的袁桥村慈善工作站,这也是河南省第一家村级慈善工作站,主要对本村村民开展慈善救助项目。

65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 80岁以上每人每月500元; 90岁以上每人每月1000元,每月6号,本村农民的钱包要“进一笔账”,领取属于自己的“养老金”。

记者看到,慈善工作站门前公示了上个月“养老金”的发放情况,今年5月,村里共有172位老人收到养老金,合计6万余元。

爱心人士不只为老人发放养老金,还为学子发放奖学金。村里学生考上专科以上的学校,就会获得1000-3000元奖学金。此外,本村村民患病者,除享受农合补助之外,个人缴纳的部分,慈善站另补助10%的医疗费。

村民都说道,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38岁的郑素萍是嫁到袁桥村的媳妇。前几年,她在大城市打工,孩子不得已成为留守儿童,现在,她在村里就有了好工作,还能陪伴孩子成长。说起这些,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2017年,河南袁桥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发展宗旨,2018年11月6日,袁桥古村乡村旅游项目破土动工,项目采取“先安置、后保护”的发展思路。村北部,袁桥美丽乡村安置区一点一点建设起来,每户都是独家小院、两层小楼、乡村别墅、6室2厅4卫,供排水、电、路、网、燃气、暖气全通……生活好不惬意。

另一边,经过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项目,袁桥古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几年来,袁桥古村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等各项荣誉,2022年以来,一直被广大网友评为“郑州市人气古镇榜第一名”。

“仔细算算比在外面打工收入还高。”郑素萍现在从事景区的讲解和行政工作,说起未来她的眼里充满期待。不止郑素萍,袁桥以及周边乡村500余名村民,都在家门口获得就业机会,幸福感大大提升。

美丽公路修建、路灯照明,古村落保护发展……在袁桥村的幸福生活中,慈善的力量不可忽视。今年,袁桥村在“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平台上线了群众健身公园地面硬化、篮球场修建项目,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慈善,是郑州这座城市的温情名片。在郑州,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社区乡村,都有爱心汇聚的身影。温暖有力的慈善力量,像一股清泉,滋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2007年,经郑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以法律形式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郑州慈善日’。今年已是郑州依法进入‘善时代’的第17个年头。一直以来,慈善切实发挥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郑州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郑州慈善总会积极打造“党建+慈善”一体化建设模式,持续激发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今年,郑州慈善会系统开展两个月的“三学习三提升”活动,不断加强慈善队伍的从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接下来,将继续以募捐救助为重点,以慈善项目为抓手,持续加强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全面统筹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郑州慈善事业迈上新台阶。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