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文化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新时代慈善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2024-08-07 09: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修订的《慈善法》,为开展慈善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慈善组织和慈善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认清职能,提升慈善影响力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分配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弱济困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慈善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四项职能:

    弘扬慈善文化

中华慈善文化源远流长,积德行善、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的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历代先贤圣哲对慈善有着精辟的论述: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均贫富;曾子曰,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漯河有着优秀的慈善文化基因,孔子在此传道授业,厚植了积德行善、礼义智信的文化根基;许慎说文,慈者爱、善者吉,揭示了崇德向善的人性本源;王拱壁广筹善款创办青年农中,成为近代中国农村中学教育的奠基人。如今,守望相助、见贤思齐,已经成为全市各界的自觉行动,涌现出一大批公益慈善的先进典型。

640 (3).jpg

弘扬慈善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要通过主流媒体、融媒体、自媒体、慈善宣传平台、网站、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慈善文化理念和感人故事,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宣传慈善法,形象生动的宣传慈善榜样、慈善典型。

近年来,我们在慈善宣传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慈善漯河”100路公交专线、慈善公园的设立和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征文等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新修订的《慈善法》,把弘扬慈善文化列入总则第一条,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各界群众自觉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营造人人了解慈善、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的浓重社会氛围,为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汇聚爱心力量

640 (4).jpg

慈善是由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是行善与劝善并重的社会活动。慈善组织履行职责,从根本上看,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掌握行善的主动权。慈善工作者必须具有强有力的社会动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源开拓能力、综合服务能力。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益活动,是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互助行为,是道德层面的事情,不能简单地靠行政命令来推动。只有通过组织开展慈善文化宣传、优秀项目推荐、慈善成果展示、公益募捐活动、慈善组织建设等项工作,激发全社会参与此项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拓展慈善领域,开发慈善资源,不能强捐逼捐。近年来,市慈善总会依托驻外商会设立慈善工作站,开辟了慈善募捐的新领域。

公益慈善主要从两方面体现:一是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捐赠款物、设立基金等方式,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为慈善机构开展社会救助提供物质支持。二是通过志愿者组织、义工团队等方式,奉献爱心、提供服务、温暖社会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精准扶弱济困

慈善款物是社会各界饱含爱心所捐赠而来,它的使用去向和社会效果,是捐赠人十分关注、十分敏感的问题。确保每笔善款、每笔物资都用项清晰、方向准确、效果良好,是慈善机构的基本职责,是激励社会各界信任慈善组织,持续保持慈善热情,持续支持慈善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慈善款物的使用,绝不能出现有违捐赠人初衷、背离捐赠原则、有损慈善形象的任何闪失。市慈善总会实施的“助老健康港湾”项目、“守护光明 慈善救助” 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慈善款物必须紧紧围绕扶老、助残、救灾、济困等方面配置使用,确保严谨、细致、规范。在救助对象的确定方面,必须符合条件、精准无误、社会认可。在项目推进方面,必须精准发力、成效明显。

    助力共同富裕

640.jpg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开展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慈善力量在第三次分配中的有益补充作用,充分发挥慈善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慈善组织应准确定位,自觉地把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引领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新时期慈善工作的功能,从国家层面看,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补充社会保障、协同社会治理、增进国际合作;从社会层面看,主要体现在塑造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创新;从个人层面看,主要体现在唤醒公民公共责任,为精英人群提供升华人生境界的平台,为普通人提供服务公共利益的机会。

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国家、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责任,需要靠法治、制度、政策的综合施治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的“幸福家园”、大病救助、助学解困等慈善项目,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聚焦扶弱济困,在行动上与时代同步,在情感上与群众共鸣,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性流动。

“弘扬慈善文化,汇聚爱心力量,精准扶弱济困,助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慈善组织的基本职能,慈善工作者要从从思想上深刻理解、行动上积极践行,充分展现慈善漯河、守望相助、温暖可及的崭新社会形象。

    二、把握原则,提升慈善公信力

慈善组织是符合《慈善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慈善总会处于上下协调、左右协同的关键环节。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政治建会、依法立会、实力强会、服务兴会”的工作原则,创造取信于组织、取信于社会、取信于民众的业绩,使各级党委、政府认可慈善、支持慈善,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慈善、参与慈善。    

640 (2).jpg

    政治建会

慈善组织是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社会组织。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坚持重要活动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自觉接受党委、政府对慈善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

慈善组织开展公益募捐、帮扶救助等活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难点,努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依法立会

慈善工作必须以《慈善法》为总遵循,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要始终坚持公益慈善的社会属性不动摇,不能以任何方式、任何手段从事营利和谋取私利活动。始终坚持阳光公开不动摇,所有工作流程、款物募集和使用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不能存在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主动形成透明、诚信、高效的运作机制,把慈善工作全过程依法置于政府、社会的全方位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取得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

    实力强会

做好慈善工作,实力是根本、是基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募捐动员机制,广泛拓展社会募捐渠道,充分挖掘慈善资源,切实壮大慈善实力。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慈善组织有能力、有条件开展慈善救助帮扶活动,真正发挥慈善在助力共同富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服务兴会

慈善组织是社会服务组织,要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慈善工作要自觉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慈善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协调联动,服务于各界群众的爱心奉献,服务于帮扶救助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只有服务水平到位、服务能力增强,才能承担起慈善组织宣传发动、协调联动、组织动员的重要责任,促进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基固本,提升队伍战斗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近年来,我们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慈善协调、社会参与”的慈善工作推进机制,取得了好的成效。做好新时代慈善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素质、完善自我,争做四种人:

    善于学习的明白人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根基,是思维判断能力的源泉。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知行合一的理念。学以明智,学以明理,学以致用。   

慈善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历代先贤经典理念的学习,深刻领悟德善仁爱、贤达兼济、慈心善举的历史传承。

要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深入思考如何融会贯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要努力学习《慈善法》,明确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原则和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慈善捐赠、慈善服务、慈善组织和监督管理、应急慈善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现依法行善。

要努力学习党委、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部署,深入思考慈善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充分体现慈善融入大局、服务中心的政治意识。

要努力学习上级慈善组织的工作要求,积极配合协同做好相关工作。把慈善系统的募捐、助困、赈灾、应急等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要努力学习借鉴各地慈善组织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做好慈善工作的视野,进一步拓展慈善资源的新领域。

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要真正明白并切实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党政主导与主动尽责的关系,服务大局与精准救助的关系,组织引导与自觉自愿的关系,加强宣传与培树典型的关系,依法依规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努力成为慈善工作的理论推广者、业务实践者、创新发展者, 成为本职工作岗位的行家里手、技术能手、业务标兵。

640 (1).jpg

    弘德扬善的热心人

古人云:长树先长根,立人先立德。品德高尚的人,都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健康的精神行为、无私的慈心善举。

慈善工作是传递爱心、播撒文明的社会工作。慈善工作者,要把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作为立身安命之本。“明大德”,忠诚党的事业;“守公德”,严守法纪底线;“严私德”,始终修身齐家。慈善工作者要有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热心肠”。这种热心肠,不仅体现在面对弱势的关爱和施舍,还体现在时刻关注不同群体的所思所虑所忧,时刻了解不同时期人们的急难愁盼和烦心事、操心事。深入思考怎样才能使慈善募捐更有针对性、更具关注度、更有吸引力?怎样才能使慈善救助更加精准、更有效地助力脱贫解困、扶弱济困?怎样才能使慈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打动人心,激发全社会关注慈善、参与慈善的热情和激情?这就要求我们,募捐文案的设计要精心策划、有的放矢,募捐活动的组织要有声有色、规范有序,社会救助活动要符合民意、反响良好。

    诚实守信的正派人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自古就有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为人之本等历史名言。

正人者先正已。慈善工作负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宣传慈善法,实事求是地确定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活动、严格按照募捐承诺的方向使用每一笔善款。

慈善款物是社会各方面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对慈善机构的充分信任,自愿捐赠并委托我们使用的。其实,不少捐赠人并不十分富裕,甚至还面临一些生活困难,完全是出于爱心善意的社会责任。因此,每一分善款,我们都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新修订的慈善法,提出了一系列公开、公示、透明的要求,就是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仅让大家明白收了收到了多少捐款,还要明白这些款都用到哪里去了。要形成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树立慈善人诚实守信、值得信赖、可以放心的良好形象,做社会公认的正派人。

    勇于创新的追梦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动力。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务实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社会宣传方面,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如何利用公共平台、既有载体、网络达人,扩大慈善影响力?如何提升自身制作、推介作品能力,讲好慈善故事?如何传播优秀典型案例,打造宣传精品?    

组织募捐方面,怎样编制好切入点准确、能吸引社会关注的项目文案?怎样更生动地解读优惠政策、激励措施,更广泛地组织和调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怎样充分发挥数字慈善作用,以更广阔的领域、更便捷的方式,帮助人们实现慈善心愿?怎样更深入地开发慈善资源,有效拓展基金、实物、有价证券、股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的捐赠领域?

社会救助方面,如何谋划设计与捐赠方向吻合、能引起社会关注的救助预案?如何做好项目跟踪、培植慈善典型,持续增强社会效果?如何强化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全程监督,树立廉洁慈善新形象?

慈善工作者争做“善于学习的明白人,弘德扬善的热心人,诚实守信的正派人,勇于创新的追梦人”,是基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加强慈善队伍建设提出的系统化、持续化基本要求,是做好慈善工作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敬业爱岗、发奋努力,就一定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文/漯河市慈善总会 陈平)


扫码关注

  • 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04-2021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371-65509100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174号     豫ICP备14009891号-1   地 址:郑州市晨旭路8号 福彩大厦5、6楼    邮编:450000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